分享

佟丽娅:跳一支公益圆舞曲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白俊霞
巾帼风采 2013-05-03 15:15:00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婀娜轻盈的舞姿,让人们一下子记住了电视剧《母仪天下》中,四大美女之一赵飞燕的扮演者佟丽娅。在近几年热播的《北京爱情故事》、《我的经济适用男》等电视剧中,她褪去古装扮相,演绎自强独立的现代都市女性,逐渐获得很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佟丽娅在这个春天格外忙碌。在屏幕上,2013年4月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5月的电视剧《唐山大地震》,人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屏幕下,她有两部影片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中。为了专心拍戏,她推掉所有不必要的活动。不过,得知是为了宣传公益,她还是利用拍戏的间隙,向本刊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做公益的体会。
 
致谢青春,化茧成蝶舞翩翩
看起来纤细柔弱的佟丽娅是锡伯族人,出生在新疆伊犁河畔的察布查尔县。父母都是学艺术的,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在她的记忆中,舞蹈细胞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听到音乐就会忍不住跟着晃动。父母送她去学跳舞,并进入新疆艺术学院深造。
1999年,佟丽娅跟随新疆的代表参加国庆阅兵式。她站在新疆的彩车上起舞,放眼望去全是欢乐的人海。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放着光,深深地吸引着她。正是北京留在记忆中的美好印象,让她2003年毕业后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北京。
这一年的“非典”让北京变得有些冷清,演出和活动都暂停了,对当时靠跳舞赚演出费的佟丽娅来说,这就意味着没有收入。8月的一天下午,她的口袋里只剩5元钱。她在一个公交车站旁拨通了公用电话,想要开口向家里要点生活费,可话到嘴边就变成了:“我过得挺好的,你们别担心。”
就这样,佟丽娅把所有的苦都自己扛着,过起了北漂生活。2004年初,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她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居然顺利通过了面试,可文化课这一关对从小只知道跳舞的她来说却不好过。
于是,佟丽娅暂停了一切工作,专心复习文化课。她宽慰家人说:“考不上也没关系,我都联系好新疆的餐厅了,大不了回去跳舞。”实际上她心里很清楚,这是能否留在北京的背水一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佟丽娅的文化课过关了,成为第一个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锡伯族姑娘。上学期间,她要靠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一有空就会去各个剧组自荐。身为少数民族,她长得带点异域风情,讲话有口音,很多导演因此觉得她就算再努力,也只能演配角,甚至劝她别演戏了。她笑言自己脸皮比较厚,心气又高:“你们说我不行,我非要坚持下来给你们看看。”
这份坚持,让佟丽娅没毕业就参加了很多影片的演出,积累了经验,练好了普通话。得益于多年的舞蹈功底,她扮演的赵飞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从配角一步步变成主角。如果说成长是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她坦言要致谢青春的磨砺,感谢当时的自己那么用功地学习舞蹈,在北京苦苦等待机会,面对挫折没有放弃……才有了今天的她。
 
回报家乡,有音乐就能快乐起舞
2011年,小有名气的佟丽娅收到了来自家乡的请柬,请她担任锡伯族形象大使,参加当地的助学活动。她说:“那里是我的家乡,聚居着我的同胞,为他们做点事对我来说是义不容辞的。”于是,春暖花开的5月,她踏上了回家做公益的旅程。
“回家的路我走过很多次,但那一次觉得有些特殊。”佟丽娅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心里有些忐忑又有些激动,一方面觉得要让父老乡亲‘检验’自己这些年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因为长这么大终于能为家乡做点什么了。”
佟丽娅要去一所小学看望孩子,活动主办方准备了很多送给孩子的礼物。她发现礼物都是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就自掏腰包买了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谈起当时的动机,她说:“少数民族的生活少不了音乐,有音乐就有快乐。我希望这些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多一些快乐。”
这所小学有锡伯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都穿上在节日里才穿戴的民族服饰,等待佟丽娅的到来。佟丽娅捐赠乐器给学校,还给孩子们分发了礼物。看着孩子们单纯的眼睛,她情不自禁地说:“我是锡伯族的女儿,是你们的大姐姐,回到这里很开心,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为我们的家乡争光!”
随后,佟丽娅也换上锡伯族的衣服,伴着轻快的民族音乐,和孩子们一起跳起了舞蹈,整个操场变成了大舞池,人们用舞蹈表达着内心的喜悦。“新疆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就算没有音乐,哪怕只是几个鼓点,都能跳起来。”她有些兴奋地描述当时的场景,“我觉得那些孩子特别有舞蹈细胞,一个比一个跳得漂亮。”
在和学校老师的交流中,佟丽娅得知锡伯族女孩小伊伊家境比较贫困,就提出匿名资助小伊伊完成学业。临别的时候,她找到小伊伊,两人拉钩许诺,小伊伊保证要好好学习,她也答应小伊伊有机会再回来一起玩。她表示:“伊犁河畔的蓝天和草原养育了我,只要有机会,我愿意为家乡做更多的公益。在我看来,这就像儿女回报父母一样自然。”
小周措为佟丽娅献上洁白的哈达
 
舞动奇迹,给高原孩子插上翅膀
当上演员之后,佟丽娅一度以为自己和舞蹈的距离越来越远,却没想到可以通过舞蹈帮助一个叫小周措的藏族孩子。一家电视台得知她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就邀请她参加公益节目,通过舞蹈比赛,为需要帮助的人赢取梦想基金。
在比赛前,佟丽娅看到了小周措的来信。“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小周措,我们的学校位于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这里交通不便,没有网络,书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我的梦想是在学校里建一个图书馆。”她被小周措的朴实打动了,决心为小周措的梦想而起舞。
“每个参加舞蹈比赛的人都是为公益而努力,竞争特别激烈,我在三场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为小周措赢取了3万元。”佟丽娅不无遗憾地说,“我的腰在一次练习时扭伤了,又坚持参加了一场比赛就退出了。”虽然3万元足以实现小周措的梦想,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决定去探望小周措。
退出比赛后没多久,佟丽娅先坐飞机来到西宁,然后再经过4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才到达小周措所在的学校。孩子们在硬纸板上写下欢迎的语句,还用蜡笔在旁边画满了各色的花朵,高高举过头顶,欢迎佟丽娅的到来。小周措特意打扮得漂漂亮亮,编了满头的小辫,亲自给佟丽娅献上洁白的哈达。
“我本身也是在小镇里出生长大的,特别能理解这些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孩子们很好奇明星的生活,纷纷围着佟丽娅问这问那,她都一一给予解答,还给这些孩子讲述自己参加比赛的趣事。她和小周措聊天时,小周措说同学们家庭条件都不太好,买不起课外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都被同学们传阅着看得有些破了。
佟丽娅告诉小周措,她想建一个图书馆的梦想很快就可以实现。佟丽娅觉得自己最大的功劳并不是帮小周措赢取梦想基金,而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小周措的生活,为这所学校捐赠了图书。人们常说,书籍是智慧之门,对这些高原上的孩子来说,书籍是飞翔的力量,给孩子们插上翅膀,像雄鹰一样自由翱翔。
一路走来,佟丽娅颇有感触地说:“对我来说,公益和舞蹈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快乐之源。”谈起做公益的感受,她形象地比喻成轻快的圆舞曲,需要两个人相互扶持协作,伴着爱心的鼓点,随着欢乐的节奏,在旋转飞舞中带动更多的人加入!

佟丽娅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