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当农民,逐梦智慧农业
李芳一头短发,洒脱干练,说话走路都比别人快半拍,她走过,身边似有一阵风。2020年10月公司新项目“中锦产业园”动工,前期考察论证,后期方案敲定,紧接着资金引入……她忙得马不停蹄。有人说李芳有“野心”,她不否认:“想奋斗,没点‘野心’怎么行?”
李芳 河南鑫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首届“女职工十大创业人物”
博士回乡,振兴千年怀药
“中锦产业园”项目位于河南省伏牛山卢氏县境内,伏牛山素有“天然草药库”之称,盛产连翘、茱萸、丹参等优质中草药。“我们一期投资两个多亿,可融入国家中医药行业龙头产业链,直接与北京同仁堂、广药集团、国药集团等药企展开合作。”
李芳“胃口”大,底气也足。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繁华的大上海,甚至放弃了留学德国的机会,一头扎进商海,做起了职业经理人。2005年,家乡河南温县招商引资,带着商场打拼的经验和资本,李芳返乡创业,创立了鑫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首个创业项目是建于温县的凤凰城。创业不易,初期人手和资金都很紧张。为了控制成本,李芳从建筑设计、预算施工到招商方案、资金筹划等各环节都亲历亲为。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她就戴上安全帽奔了工地,手脚架下钻来钻去,常常弄得灰头土脸。有人调侃:看你,哪像博士,像个包工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5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单体,从动工到开业只用了5个月!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当年不足30岁的她累到腰脊劳损变形。
凤凰城是温县第一个综合性商业城,涵盖超市、百货、餐饮、娱乐等服务,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其中90%是女性,被誉为“巧媳妇基地”。原本可以乘胜追击,继续扩建房地产项目,不想李芳却选择转身,“要赚钱,也要讲社会责任。”她在省级贫困村温县东周村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全县首个镇域三农服务综合体,东周村当年就实现了整体脱贫。
公司经营中,中草药尤其是四大怀药贸易是主营业务之一。四大怀药指“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四味传统中药,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医典《神农本草经》奉为上品,也是温县特产。但做了几年后李芳觉得“不过瘾”,“只是搬运工,无法控制药材品质,也无法与药企联手,两头够不着,对产业发展没什么贡献。”她在想,如何让四大怀药有一个质的飞跃。
李芳和伙伴们规划了“鑫和十万亩产业融合试验区”
做新农人,探索智慧化产业
2013年,李芳流转了温县省级贫困村武德镇亢村3000亩土地,打造四大怀药标准化种植基地。作为一名新农人,她有着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种植理念,“我们不拼体力,而是拼科研、拼技术、拼管理,引入信息化,做智慧农业,从源头控制药材质量。”
尽管有过成功的创业经验,但初涉农业产业,她还是感到棘手。“农业投入高,见效慢,不能急功近利。”做智慧农业需要现代人才,人才从哪来?李芳开始四面出击,招贤纳良。高中同学马思明是东南大学的高材生,李芳给他打了三个多小时电话,硬是把他从沿海城市“拽”了回来。张军洪是河南大学第一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数字化时代怎么可以没有计算机人才?还有任建中,有着20多年中医药生产经验的中医药大学毕业生……
在李芳的力邀下,一群有激情、有本领、立志乡村振兴的回乡青年开始了创业。在3000亩标准化怀药种植基地,智慧化的“互联网+物联网”应用使药材的长势、品质、病虫害、施肥等都得到了实时监测。“不用到田间地头,通过电脑甚至手机就能看到药材的情况,该浇水了,该除虫了,一切都在科学掌控之中。”每批怀药都有专属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清楚看到怀药的“一生”,不仅包括播种、浇水、收获等时间节点,还能追溯到它的“保育员”。
智慧化管理带来的直接效益是药材品质的提升。“有些看上去是药材,实际上暴晒之后,有效成分都挥发了,失去了药用价值,草药就只是草,而不是药。”所以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做到全过程控制,让药材质量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李芳比喻,“就像人到医院体检,是否健康要用指标说话,药材也是,检测的成分、药用价值都清楚地表明了它的品质。对于药企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信息,关乎着成品药的质量及安全。”
良性发展引来了社会关注。2016年,中国供销集团和河南省供销社向鑫合公司注入股权投资,李芳借机在自己的老家温县武德镇大善台村投资建成了“温县电商扶贫产业园”,免费为百姓提供四大怀药的安全检测、分级包装、冷链运输等“一站式服务”,“确保从我们这出去的怀药保证都有‘身份证’。”
有“身份证”的怀药受到各大药企的青睐,在市场持续走俏。鑫合实业智慧农业项目也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并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有机认证”。
3000亩标准化怀药基地的成功打造,给了李芳信心和底气。2016年,她又和同济大学校友携手规划了“鑫合十万亩产业融合试验区”。公司的“家底”越来越厚,惠及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李芳说,做新农人,拼的是智慧
情怀于心,小地方成就大事业
李芳是土生土长的温县人,记忆中的家乡,永远都是亲切温暖的。“夏天全家坐在院子里,月光下,姥爷摇着蒲扇,读着在南海舰队服役的舅舅的来信。”舅舅是全家的骄傲,高大、帅气,一身戎装离别家乡时,她看到了家人眼中的泪光,“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人生的不舍。”
儿时的李芳是“别人家的孩子”,毛笔、算盘、象棋在她手里都是“小玩艺”,《三字经》、《百家姓》倒背如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名校、读研、读博对她来说是顺理成章。毕业后,人家都往大城市挤,她却往小县城钻,甚至还干上了农业,亲戚朋友不理解:“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咋又跳了进来?”温县地处山区,虽然盛产传统的四大怀药,但因为都是粗放型种植,难以提升怀药品质,经济始终在低位徘徊,成了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应该为家乡做点事!李芳从中看到了责任,也看到了机会。打造怀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提升怀药附加值,这种“种植+加工+仓储+营销”模式实现了怀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还建有自己的中药饮片厂,成为各大药企的指定供应商。”
创业十几年,李芳称自己“由一个光杆司令带出了一支能打仗的队伍”,个中滋味酸甜苦辣,但回头看还是很有成就感。“就像中锦园这个项目,卢氏县有近十万农户种植连翘,我们全部保底收购,农户可以全部脱贫,这是多大的意义!”
说到“成功”,李芳笑了,“如果我算成功的话,就靠两条:一是顺势而为,找准产业发展方向;二是从不放弃,甚至可以倒掉重来。”果断、坚韧让李芳成了“打不垮的小强”。对于创业,她感慨多多,“未来是科技时代,创业必须要有知识储备,所以学习是第一要务。”除了工作,李芳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在别人看来一些枯燥的“大部头”,她读起来照样很“嗨”。“孜孜不倦,乐在其中,都说创业难,女性创业更难,有时还会抱怨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但抛开怨气,心平气和地分析,会发现其实许多时候是自己做的不到位。”
面对如火如荼全面推进的乡村振兴,使命在肩的李芳思路清晰:以四大怀药为辐射点,围绕河南特色中草药,打造更多的标准化中药种植基地,产业的兴旺发展,能够帮助当地百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新的起点上,实现美好生活。“只要明确目标,瞄准产业,抓住机遇,小地方照样成就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