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沿途美景告诉你
薄其芳,江苏教育电视台播音部主任,金话筒奖提名奖获得者。201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因策划并主持历史文化节目《城市传奇》,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个人突出贡献奖”。出版历史文化散文集《今我来思》。
12年当18年用
我一直觉得,能站在观众面前,手持沉甸甸的话筒,评论社会现象,见证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这个时代发出声音,是我的幸福,繁忙、辛苦都是值得的。
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主持节目连带化妆卸妆几个小时,算主持人工作量近一个小时,帮同事搭配上镜服装,还有同事等着说出工作上的不愉快每天我需要精打细算每一分钟。12年来,我平均每天比每天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多工作4小时,相当于工作了18年。
2011年年底,在《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我的任务是宣读每一位获奖人物的颁奖词,讲述他们的事迹。所有人都认为这次颁奖典礼对主持人来说是挺轻松的,因为这些文字完全可以现场拿着稿子念。可是我想,获奖的十位人物,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坚定的信念诠释了自己对工作的热爱,才感动了我们,获得了尊重。我热爱我的工作,带着同样的感动和热爱,我能就为了节目平稳主持不出差错去念稿子吗?只有了解他们,我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更好地传达他们的故事。
我开始随记者去采访每个人,然后背诵他们的事迹,开车背,走路背,吃饭背,睡着了梦里也在背颁奖典礼上,我忘记了自己是站在舞台上,忘记了我是在把5000字的台词背下来,我只想告诉每一位观众这十位人物的感人故事。整场晚会毫无差错,而且很多观众在我的讲述中泪流满面,一位企业家当场为英雄保安捐款50万元。那一刻,我想,当一个主持人的心与观众的心贴在一起的时候,或许,可以算是一种成功吧。
当一个人生导游
大学时,播音班很多同学烫发、买时装,上小课一有机会就问老师怎么化妆,工作以后身边会不会有专职的造型师等等。老师说,外在的,都能变,别人都能给;内在的,只有靠自己,靠积累。这句话,我记忆至今。
我主持过很多类型的节目。时间最长的是晚会,五个多小时,最短的只有七分钟。对我而言,哪怕只有一分钟,我都会用全力去做。同事说,你像苦行僧。我说,我愿意做苦行僧。
2007年,台里节目调整,将一周七天晚上黄金时段的45分钟做成不同的访谈节目,其中周五至周日是历史文化访谈《城市传奇》。一般人对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并没有太高要求,主持人自己通常也是按编导提供的台本,顺序提引穿插,把握嘉宾讲话的节奏。但我想,当观众对一位主持人不满意的时候,不会说这个主持人怎么样,而会说,这个台的主持人怎么样。我不想因为自己的怠慢影响整个电视台的形象,我必须成为专家,至少有能和专家对话的高度。
那些日子,我不停地看书,平均一周阅读三本与节目相关的历史著作,夜里两三点钟睡觉成了常态,第二天正点上班,一进演播室就是六七个小时,连续录制三档访谈节目后来我又成为这档节目的负责人,从节目选题、录制形式、后期编辑、主持配音到成片审片,都是我一个人,而我同时还在主持新闻和另外一档经济访谈节目《苏商》。
这样超负荷工作,今天回想起来,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撑下来,但,我就是快乐地撑下来了。
我常想,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旅程,快乐而行,并把沿途美景告诉更多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