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枫翎:在艺术中燃烧的火鸟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Mino
巾帼风采 2013-09-06 14:46:00

“燃烧的火鸟”,不知为何,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艺术家枫翎,用来形容她似乎再贴切不过了。与枫翎面对面,你能感觉到她强大的气场,她的能量从内心自然穿透出来,让人不由自主被她感染。
 
枫翎的画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无论是系列作品中红色丝缎覆面的神秘女性形象,还是其他抽象油画,都表达了她向往的沉静平和的状态。
 
关注女性精神的绘画
今夏,枫翎在奥地利大使馆举办的《女性-改变-世界》个展,引起很大关注。她的系列作品《重返桃花源》中,红色丝缎覆面的神秘女性形象,真切体现了她所追求的沉静平和的理想主义之梦。
在她的作品《行云流年》中,运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出对终极问题的思考:有多少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真正到达生命的圆满?我们都是要不断修行的凡人而已。枫翎的画充满了强烈的乌托邦色彩,画中湛蓝的天空和灵动的白云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份平静而纯粹的真实,空气的流动上升也折射出人们对生命的乐观向上和希望。从2011年的个展《迷航》到今年的《女性-改变-世界》,枫翎的艺术创作有了一个大的飞升。她的早期创作痴迷于探求、反映人类找寻精神与物质平衡点的主题,而她最近的画作无疑将这一探索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新作品画面语言更加凝练和简洁,升华了关于“物质/精神”的思考,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类似于禅的平和、淡定。
在枫翎的画中,最常见的意象是书、小孩、苹果、蒙着脸的女孩等等,且都爱用红色来突出她想表达的意蕴,让人过目难忘。“孩子是幸福预想;苹果是甜美憧憬;蒙脸的女孩外表安静,内在却是涌动着爆发力;其中最重要的红色,既是权威的符号,又暗含着鼓舞的力量,同时也能给人温暖。”
从个人情感出发,逐渐转化为更关注女性生存与精神状况的角度和视野,这样的过程显现着一位女性艺术家心灵和精神的自觉成长。枫翎注意到,女性对于生活的爱,是与生俱来的,是天性使然。由纯真的心来滋养对平和世界的爱与希望,这些都需要更宽容的对话才能实现。“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更多关注的是女性作为个体的自由、平等、权利、独立、尊严以及和整个社会环境、家庭的关系,这涉及我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除了绘画,枫翎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服装设计、现代艺术、行为艺术以及实验艺术等方面的创作。她之前的作品《Teresa的未来》参加了2009年动漫美学双年展,分别在今日美术馆的《生活-虚实之间》 和上海当代美术馆的 《寓意非现实》两个展览上展出。
一些上世纪60年代最经典的符号被印制在旗袍、丝质衬衣和晚礼服上,极富个性色彩,打造出一种枫翎所希望表达的“力量”
在艺术里跨界
上世纪90年代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枫翎就一直频繁去欧洲各国旅行访问,看了太多的美术馆、博物馆里艺术大师的作品,看到最后让她忽然产生了一种对油画的厌倦。游历中她又发现艺术其实可以有更多空间和多样化。有一天她突然决定要转向服装设计,于是把所有画笔全都送给朋友,为此还狠狠地哭了一场。
很多年来,在服装设计界,她是低调而又是最张扬的一个。工作室藏在798一个Loft里,但她极富个人色彩的设计却获得过很多的瞩目,她正式设计的第一件服装就是为同是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被称为“中国摇滚之父”的崔健所打造的。不仅有明星、艺术家常年只穿由她独家定制的服装,还有外国大使以及一些政坛女性等慕名请她设计服装。她的丈夫史蒂文正是因为曾在美国的电视节目里看到有关枫翎的介绍,于是来北京找到她,爱上她,并结为连理。
在她的设计里,中山装和旗袍以及军装元素是她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她觉得我们艺术或是时尚,一直以来在抄袭西方的语言,而军装、中山装、旗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语言。她的服装设计多是直线条的廓型,没有曲线、沙漏型的裁剪。这样的衣服穿上之后也会很性感,因为通过裁剪打造出很修身的效果,也不暴露,“我始终认为半遮半掩会给观众更多想象力。这有点像我们中国的文化,很含蓄。”
她把中山装腰身收缩,将下摆拉到超长,将兜袋挪离传统位置,面料则采取表面看起来有纹理的香云纱。她甚至把现代的西装和传统的唐装结合到一起,这些都是变刻板为自由的不同尝试。
枫翎对于服装有着特别的理解,在她看来服装就像是一个身体寓言。不仅是布料的质感、剪裁的技巧、式样的多变、色彩的灵动构成服装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穿出来的效果。她觉得服装与身体是互动的,像爱情一样。“我和时尚之间的关系,就像在谈恋爱”。
游走在绘画和服装之间的枫翎,用多元表达,丰富着自己的创作,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日臻完善的艺术语言展开和这个世界的对话。

枫翎 火鸟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