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奋斗之歌 | 她是律师界第一位妇联主席,坚守诉讼一线25年,从未停止妇女法律援助的脚步

巾帼风采 2018-10-18 13:18:55

微信图片_20180906165848

喜迎中国妇女十二大,巾帼建功新时代。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姐妹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181018131811

谭芳 上海埃孚欧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全国律协民事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徐汇区律师界妇联主席

 

在金秋收获的季节里,我们将迎来中国妇女十二大,这是属于全国妇女姐妹的盛会。作为一名女性律师,在为盛会加油、点赞、欢呼的同时,我更关心盛会的精神引领,以及未来如何配合妇联组织,做好妇女姐妹权益保障工作。

口述/谭芳 整理/闫实

凝心聚力伸援手

在诉讼一线浸润25年,我从未停止为妇女姐妹提供法律帮助的脚步。

有一位妻子因为不能生育,通过代孕得到了一对龙凤胎子女。遗憾的是,在孩子3岁时,丈夫去世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把儿媳告上法庭,要求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并得到一审法院支持。

距离二审开庭不到10天,这位妻子找到我。她无法忍受母子分离,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勇气。尽管案子不容易应对,但同样是女性,我无法拒绝。我带着团队,翻遍法条寻找依据,我们模拟庭审反复推演,最终官司反败为胜。

孩子6岁生日那天,这位母亲带着蛋糕和锦旗来到律所。当蛋糕上的蜡烛被点燃,母子三人共同许下了一家人不再分离的心愿。看到这一幕,我很欣慰,通宵达旦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5年6月,我有幸成为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的副会长。凭借家事律师的专业优势,又被推选成为妇联巾帼律师志愿团的团长。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像一滴水,倘若融入一片海,就能汇聚更大的能量。当成为巾帼律师志愿团团长后,我拓展了志愿团的队伍,保证上海市每一个基层妇联组织的法律援助窗口都有志愿律师的身影,让每一个前来求助的人都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2016年3月,《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也是在3月,妇联组织赋予了我一个新身份——上海市徐汇区律师界妇联主席。我成为律师界第一位妇联主席,为让女律师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中发挥出更好作用,我们组建了“反家暴讲师团”。深入到各区妇联、医院、学校、社区街道等,积极开展宣讲工作,让更多基层群众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也引导更多单位积极参与到家庭暴力的事前干预中来。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妇联组织收到的关于家暴的投诉明显减少。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

妇联组织像磁场

去年12月,巾帼律师志愿团配合妇联、公安、法院等单位进行“反家暴法实施情况调研”。那天,我们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王梅,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专门从四川赶了回来。

对于王梅而言,上海是她的伤心地。2016年她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和丈夫一起来到上海,却受到了严重的家庭暴力。当在陌生的城市里伤痕累累的她不知所措时,正是妇联组织及时送去关怀。受妇联指派,巾帼律师志愿团为王梅提供法律援助。我们和心理专家一同安抚王梅,告诉她反家暴法的作用,帮助她固定证据,支持她出庭指证丈夫。

当法庭为保护她发出禁止令、当听到丈夫念出了悔过书,王梅终于认识到了法律的力量。她走出家暴阴霾,回到四川找了一份新工作。

准备“反家暴法实施情况调研”资料时,我们联系了王梅,想了解她的近况。没想到她不顾路途遥远,特意赶来现身说法。王梅想以亲身经历提醒正在遭受家暴的姐妹们,不要一味地隐忍,只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才能让自己更安全。作为受助者,王梅已成长为反家暴的呐喊者。我们不仅帮助她摆脱了家庭暴力,还让她找回了自信。

今年,我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有媒体问我,律师的工作已经很忙碌,为何还会热衷于妇联组织的各种活动?

我心中的答案越来越清晰:妇联组织就像一块充满吸引力的磁石,把妇女姐妹凝聚在一起。在信仰法律助力女性成长的路上,我们这些各有所长的志愿者,都汇聚在妇联组织周围,找到了前进动力,找到了服务姐妹的快乐,也愿意自觉担当使命。

妇联 律师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