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手唐剑薇:一路公益到伦敦
热爱骑行的唐剑薇被选为伦敦奥运火炬手
2012年5月10日,伦敦奥运会圣火开始从希腊出发,四川成都的唐剑薇将与李宁、白岩松等17人一道,代表中国参加圣火传递。7月14日,她就要出发去英国,在南安普敦跑完300米火炬传递之路。
唐剑薇今年44岁,是成都一位小有名气的摄影师,爱好写作和骑自行车。那么,她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以从1万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火炬手?5月的一个下午,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镜头中,有贫困,也有孩子天真的笑脸
十多年前,唐剑薇还是一名高级白领,在深圳的一家公司担任部门主管,摄影和写作只是她的业余爱好。然而,繁忙而紧张的工作让她感到疲惫,对家乡的思念也与日俱增。2001年她辞去工作,回到成都,成了一名从事摄影和写作的自由职业者。
为了拍摄到美丽的风光,唐剑薇常常要去西藏、四川等地的崇山峻岭。在那些偏远的地方,有些家庭很贫困,不仅没钱让孩子读书,甚至孩子们都吃不饱。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唐剑薇觉得自己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她建立了一个助学群,旨在帮助因为家庭贫困没钱读书的孩子。后来,她实地走访了很多贫困家庭,用镜头把孩子们的生活记录下来,通过照片去感召人们对贫困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几年来,唐剑薇促成了70多对“1+1公益”助学小组,让很多孩子圆了读书梦。
在用镜头记录孩子们贫困生活的同时,唐剑薇更喜欢记录孩子们的欢笑。让她深有感触的是,这些孩子似乎并不为贫困烦恼,有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
四川甘孜的惠远小学有很多贫困孩子,因为知道这所学校情况的人较多,学校经常会收到捐助。2007年冬天,唐剑薇和助学群的志愿者,一起给惠远小学的孩子们送过冬的衣物。作为摄影师,她自然不忘用镜头记录当时的场景。
就在唐剑薇拍照的间隙,她听到几个孩子在议论,“他们又照相了?”“照了也白照,反正我从来没见过。”“不知道相片里面我是什么样子”……原来,很多来这里捐助的人都会给孩子们照相,却很少有人把照片拿回来给孩子们看看。她当即决定,要给这些孩子一人照一张,下次来的时候带给他们。
第二年5月,唐剑薇和志愿者们再次来到惠远小学,履行对孩子们的承诺。当她说要发照片时,孩子们一下子把她围了起来。她每拿出一张,就会有孩子急切地嚷嚷“是我,是我”,其他孩子也跟着叫他的名字,热切的目光却不离开唐剑薇,期待着下一张是自己的照片。
孩子们拿到照片后,互相比较炫耀,有说不出的得意。唐剑薇提出让孩子们拿着照片再照一张,孩子们却都说有一张就够了。不过,她还是瞅准机会,给孩子们抓拍了几张。事后,她吃惊地发现,很多孩子除了冬夏的衣服有变化,笑容几乎一模一样。在她看来,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虽然生活比较贫困,心地却很纯朴,所以才能时刻绽放出真诚的笑容。
如果说镜头记录的风景带给唐剑薇美的享受,那么孩子们绽放笑容的美好瞬间,带给她的就是心灵的纯净。
公益,收获感恩的心
谈起这几年做公益的经历,唐剑薇说:“我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大凉山上。有一年入冬,公益群的志愿者为四川凉山州的孩子捐助过冬物资。去之前,志愿者就特别叮嘱学校的老师,不希望影响教学,不要把孩子们集中起来搞仪式,只需要安排人接收物资。
当志愿者到达布拖县的先锋小学时,刚好碰到学前班的孩子在做户外活动。看到志愿者给他们送东西来了,这些四五岁的孩子安静地看着志愿者们忙完,慢慢地聚拢到志愿者身边,排成整齐的方队,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了《感恩的心》。
原来,以前接受外界捐助时,学校总会搞个仪式,让孩子们唱这首歌表示感谢。这一次没有搞仪式,学校也没让这些孩子唱,孩子们完全是自发地唱了起来。这些孩子太小了,也许都不明白这首歌的含义,只是习惯性地想用这首歌表达心意。
这些孩子大都是彝族,普通话不标准,唱得有些费力,他们就用小手比划着,样子非常可爱。志愿者们倾听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唱,当场就有人流下了眼泪。
志愿者们离开布拖县的时候遇到降温,天空飘起了雪花。他们非常庆幸,刚好在降温前把过冬的物资交到了孩子们手中。路上结了冰,汽车一不留神就会打滑,继续乘坐比较危险,志愿者们只能下车步行。冰冷的雪花扑面而来,但他们一想到孩子们已经穿上了保暖的衣服,心里生出一阵阵暖意。
回忆这段经历,唐剑薇深有感触地说:“做公益的快乐,就在于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这是一种双重的幸福体验。”
唐剑薇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的笑脸
火炬手,爱心点亮了平凡人生
不管是为了摄影探索奇峰峻岭,还是为了公益深入偏远山区,都需要有好的身体。唐剑薇曾经用跑步等多种方式锻炼身体,都没有坚持下来。机缘巧合的是,通过助学群,她结识了几个爱骑自行车锻炼的朋友,也迷恋上了骑行。
唐剑薇发动公益群中热爱骑行的朋友,组成了“11”车队,取意于“1+1公益”。不去做公益的时候,他们就组织骑行活动,一路运动一路饱览风光。他们的助学群在成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11”车队的活动也吸引了很多人参加。有些人通过公益加入了车队,有些人则通过加入车队了解了公益。
通过骑行活动,唐剑薇和成都一家自行车骑行协会的成员杨艳丽成了好朋友。2008年北京奥运会,杨艳丽曾经通过选拔活动成为一名火炬手。2011年8月,杨艳丽得知伦敦奥运会正在选拔火炬手,就鼓动唐剑薇参加。
“我能行吗?”面对唐剑薇的犹豫,杨艳丽不断鼓励她,还多次催她赶快报名。经不住杨艳丽的催促,唐剑薇只好硬着头皮去报名。她看到选拔火炬手的主题是“平凡榜样,接力不凡”,觉得自己只和平凡沾边,离“榜样”、“不凡”还很遥远,就算参加也不会被选上。
按照报名的要求,需要填写个人经历。唐剑薇想当然地以为,当奥运会火炬手要写和运动有关的事,就写了许多自己如何热爱骑自行车的事,对做公益的事写的比较少。她对当选仍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直到有人告诉她,她才知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30名火炬手候选人之中。
随后,唐剑薇按组委会的要求补充整理了这些年做公益的图文资料,包括“1+1公益”、救助汶川地震的灾民、帮助贫困孩子进修艺术课程等。组委会收到资料后惊呼:“你在海选时怎么没写这些?还好进入了30强,否则就太遗憾了!”
收到组委会发来的面试邮件时,距离去北京参加面试仅剩下一天多的时间。她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决定先记住其他候选人的名字。这是因为,通过了解其他候选人的情况,唐剑薇觉得这些候选人比她优秀,取得的成绩比她突出。她一想到自己将要和这些人相聚,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她断定自己去了只有陪衬的份,就希望用“记住”这个最笨的方式表达对其他候选人的敬意。
到了北京之后,唐剑薇先是和其他候选人一起参加活动,其间更加深了对他们的印象。维吾尔族的阿里木江,凭借卖羊肉串的收入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从事多项公益事业的王雪瑞,深信一件事情只要能坚持做1万个小时,奇迹就会发生……她觉得能跟这么多“不凡”的人相聚,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已经很满足了。
到了面试的时候,唐剑薇面对一排评委和摄像机,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事先准备的话全忘了。评委问:“你为什么想去伦敦?”一般情况下候选人都会谈谈对伦敦的认识和向往,她却答非所问地回答:“这个问题好大,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评委也看出唐剑薇很紧张,就提示她可以一边展示图文资料,一边讲讲自己的经历。她拿起一张最喜欢的图片资料,在图片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照片笑得天真灿烂。她说:“我喜欢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喜欢看到他们最阳光灿烂的一面。”
唐剑薇准备的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可她实在太紧张了,只讲了一个故事。面试结束后,她觉得自己的表现很糟糕。可没想到的是,公布的结果却有唐剑薇的名字。这太出乎意料了。事后,唐剑薇安慰自己,可能评委会看中的是她的平凡吧。
唐剑薇觉得,被选为火炬手,是对她的肯定和鼓舞,也是为了号召更多的人走上公益的道路。她认为,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即使是做最简单的公益,也是在做不凡的事。组委会对火炬手候选人说的一句话,一直回响在她的脑海里:“每个人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平凡榜样,世界因你们的付出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