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蕙质兰心制好药,大爱无言献公益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袁世全
巾帼风采 2012-12-13 10:33:00

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

初见许淑清女士,你很难将这位温和、亲切的女性,与上市集团公司董事长联系起来。她神奇地让一家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成为了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内知名制药集团。
    许淑清说:她一生要全力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中药发展,二是做好社会公益。

接手中恒  曾不被祝福的决定
    2005年,受国家金融调控政策和自身经营不良状况的影响,梧州的地产“老大”中恒集团资金链出现断裂,经营举步维艰,走到了濒临破产边缘。中恒集团急需“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的全力拯救。在这一机缘下,许淑清带着资金和管理团队挥师西进,入主中恒集团成为新一任董事长。
    许淑清接手中恒集团的消息传开后,社会上论议纷纷。连她的好友都无奈地说:“精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能做出这样一件傻事呢?”但也有人认为,许淑清也许逮住了一个好机会。最让许淑清倍感难过和压力的不是社会上的议论,而是来自家人的反对,甚至丈夫也要与她划清“楚河汉界”。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许淑清选择了坚强和向前。

调整经营策略  中恒集团逆势发展
    接手中恒集团后,许淑清和她的管理团队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带领企业摆脱当前的困境,实现“由亏转盈”,如果这一难题处理不好,中恒集团就会变成一个脱不了手的“炀手山芋”。就中恒集团发展问题举行的多次会议中,高管们激烈讨论,连续几个月的时间,无法形成共识。
    许淑清在会后总会更加忙碌,她跑遍了大江南北去考察,向众多战略规划师、企业管理专家请教咨询,为中恒集团寻找一条发展之路。
    在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专题会议上,各方依然“僵持”不下,这时,一直在会议中聆听的许淑清发言了:“我认为中恒集团的经营策略和产业结构必须重新调整,未来发展的重心应放到中药制造业上来。”随之,她拿出了自己熬夜加班亲自撰写的分析报告。详实的数据,精辟的讲解,透彻的分析,顿时征服了全场。大家从这份报告中窥见到中恒集团光明的未来,自此,“以中药制造为核心主导产业”成为中恒集团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房地产业是中恒集团当年上市时最为倚重的主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对中恒来说,不仅有着很强大的基础,而对每个人来说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将房地产业剥离出上市公司,抉择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在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智慧就在于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短短几年内,中恒集团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由一家以房地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以制药业为核心主业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其以主打产品注射用血栓为重点突破,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寒潮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了企业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和跨越式发展,使得中恒集团迅速成为了一家全国知名的企业。

许淑清看望中恒集团捐助来京治疗的藏族先心病患儿

 

携手知名高校   推动主业创新发展
    作为掌舵人,许淑清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而这个新的突破口是什么呢?
    许淑清常说,“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民族瑰宝中的一朵奇葩。”这朵奇葩不仅继承了传统中药的确切疗效,并以创新给药方式,使药效发挥更快,使用范围更广。但是,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却是横亘在中药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作为全国优质中药注射剂的代表生产企业之一,许淑清认为,中恒集团有责任率先承担起我国中药注射剂的革新重任。但是,这项革新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和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中恒集团决定,联合全国知名高校,借助高校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实力,大力推动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由此推动中恒集团的创新发展。
    2011年5月14日,中恒集团梧州制药正式携手天津中医药大学,对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深度再研究、再提升、再发展。推动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中恒集团更专注于主业发展的第一步。
    2012年8月12日,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战略合作伙伴。30日,由北京大学名师授课,中恒集团管理骨干30多名学员参加的集团管控与卓越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大学正式开班。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正在为公司的注射用血栓通进行药理研究,帮助公司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8月13日,由中恒集团梧州制药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注射用血栓通技术升级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立项支持和中央财政经费资助1184万元。
    10月25日,中恒集团梧州制药与美国德玛医药公司正式签约展开战略合作,加快开启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为中恒集团梧州制药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
    10月30日,中恒集团梧州制药又与四川大学签订了创新项目合作协议,由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其开发的三个新药产品创新项目转让给中恒集团梧州制药。
    栽下梧桐树,迎来金凤凰。中恒集团特聘顶级人才作为企业的顾问和高级顾问,周其凤院士、陈可冀院士、张伯礼院士、陈凯先院士、杨震教授、果德安教授等国内高尖端人才云集中恒。
    这一系列的战略性举措,都为中恒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中恒集团正走向一条科学发展的快速道。

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签约

 

感恩能生大爱,爱心能生力量
    作为一位富有爱心的企业家,许淑清始终坚持承担责任,回报社会,近年来仅其个人捐赠就超过4000万元,中恒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捐赠款物高达5.3亿,许淑清的爱心捐助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直辖市。
    2008年,在她的主持下,中恒集团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共同成立了“中恒博爱基金”。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恒集团第一时间从“中国红十字·中恒博爱基金”捐赠药品储备中紧急调集710万元的中华跌打丸等一批药品送往灾区。同时调集现金100万元用于四川灾后希望小学重建。4·14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特大旱灾,都有许淑清和中恒集团的慷慨解囊。
    为了响应国家西部扶贫计划,多年来,中恒集团累计为全国10多万个卫生院(站)免费赠药3.27亿元,并多次与广西工商联、统战部、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公益活动。为贫困落后及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众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淑清始终认为,唯产业扶贫才是长久之计。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困,授人以渔才能助人一生。这也是她公益之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恒集团将扶贫解困的公益事业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结合起来。2007年,中恒集团专门成立了植物药业科技公司,致力于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中药材种植示范推广,为民众送技术,为地方政府送项目,从根本上改善当地民生。中恒集团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先后在广西百色、靖州、苍梧等地和贵州等省开展中药材规格化种植项目,扶助12万农民脱贫致富。
    近几年来,中恒集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空军医院、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等四家医院共同合作,先后资助近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到北京接受治疗,使他们重获生命。
    2012年,在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万台“马背电视机”进四川藏区活动中,中恒集团捐赠4千万元支持藏区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许淑清做公益不求回报,但社会却赋予她无数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先进助残个人”、“全国十大民营优秀女企业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2007至2009年,她连续三年被授予“中国红十字博爱”勋章,2012年,许淑清被评选为“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
    许淑清说:“人要有爱心,行为才能不断高尚。”她把慈善事业作为自己人生的另一个至高目标。

许淑清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