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照亮“大师”路
郑桂杰所从事的继电保护工作被誉为电力系统的“哨兵”。27年坚守,她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不凡,荣获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
在27年职业生涯中,郑桂杰载誉众多。她庆幸成长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好时代,“我只是千千万万产业工人中的一名代表,荣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工人群体和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
郑桂杰 华能集团北方公司达拉特发电厂电气二次专工,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令人叹服的“全科医生”
走进变电站,螺旋状互感器耸立,平行延伸的电压线像蛛网密布,电晕放电产生的“嗞嗞”声作响……这是郑桂杰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场景。
她所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属于“高精尖”,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屏障。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安全要靠过硬的技术支撑,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开始,郑桂杰就严苛要求自己,练就了一身硬本领,指导、参与无数次急难险重任务,迅速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并提出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排除解决许多重大缺陷及现场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和企业发电量任务顺利完成,成为令同事们叹服的“全科医生”。
有一年夏天,突降狂风暴雨,位于达拉特旗的一个220千伏变电站全部停电,多台机组几乎同时跳机,电网稳定受到严重威胁,形势异常急迫。凌晨两点半接到电话,郑桂杰立即动身出发,冒雨40多公里从包头赶到达拉特旗。一到现场,她就冲在最前面,在配电室与变电站之间来回奔波,组织人员迅速展开事故原因分析排查。由于经验丰富、认真细致,她带领班组仅用了一小时就找到了故障点,迅速恢复机组运行,将电厂的损失降到最低。
还有一次,电厂一号机组励磁调节器多次出现异常,检测出励磁直流回路出现高次谐波。郑桂杰分析这是由于数月前改造过的调节器存在原理性缺陷,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更换,才能减少电量损失。她立即组织12名同事投入战斗,她查看两种装置图纸,确定并列出每根二次电缆用途,标出二次线在更换后的端子排接线位置。大家分工协作,拆线、拆除盘柜、安装盘柜、接线、传动、试验……在郑桂杰有条不紊的指挥下,“战斗”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结束。但她却没有下火线,一直等到启机试验顺利通过、机组顺利并网,又在仔细检查过发变组、励磁器等设备都运转正常后才安心离开“战场”。
“有困难,找郑工!”成了工友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些年,在负责、参与完成的重要保护设备改造中,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执行、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安装调试、投运试验、图纸设计等各个环节中,郑桂杰都做到了“零差错”,从未因失误或怠慢造成一起保护误动、拒动事故。她的手机号,被很多人设置成了“呼叫快捷键”。众口一词“只要郑桂杰在,就没有排除不了的设备故障。”
数十年职业磨炼,精进了郑桂杰的业务技能,近年来,她组织攻关完成160多项技术改造,研究解决了90多项生产现场疑难问题,消除了20多起重大设备隐患。
芳华献给戈壁大漠
郑桂杰言传身教,对徒弟们严格要求,一批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
在达拉特发电厂的发展历程中,“沙漠玫瑰”郑桂杰带领团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把最美芳华贡献在了这片戈壁大漠之上。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国家战略召唤下,一批立志投身电力事业以报效祖国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郑桂杰就是其中之一。1994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内蒙古,怀揣着建设“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的梦想,来到了达拉特发电厂,进入继电保护领域。
建设初期的达拉特发电厂外,除了刚刚栽种的小白杨和距离基建工地很远的几座低矮民房,只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和漫天沙尘飞扬,但恶劣的生存环境并没有让这个年轻女工打退堂鼓。
继电保护,就是监测发电厂每台设备、做好维护工作,这项在别人眼中枯燥繁琐又压力满满的工作,郑桂杰却“挺喜欢、很享受”,虽然危险却很迷人,因为专业对口、可以满足她“对职业的所有想象”。
身为女性,面临的生存环境和工作内容都是重重挑战,但赶上了火热的基建大潮,对于郑桂杰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在众多高大壮硕男同事的工作身影中,瘦弱的郑桂杰显得格外“另类”,但她却韧性强、劲头足,转现场、查系统、学规程、找资料……她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必须尽快摸清每套系统的“骨骼经络”,熟悉每台设备的“脾气秉性”,弄清每个回路的“来龙去脉”。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功底扎实又甘于吃苦,外加女性独有的细腻坚韧,让郑桂杰快速度过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期,专业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同事们佩服的“郑大师”。
除了生产现场,单位一间仅有12平方米、用来存放图纸的办公室,是郑桂杰最常去的地方。只要有时间,她就仔细研读图纸,各种标识符号早已像密码一样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一旦设备出现状况,她总能快速“解码”,迅速处理故障。
在她看来,要干好工作必须心存敬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全力以赴,甚至要逼自己练成“强迫症”。一根二次线、一个压板、一个端子、一个定值,都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电气人”肩头的责任重大,没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万万不可。
非凡匠心成就极致
27年来,郑桂杰在她所热爱的继电保护工作中不断深耕,荣获了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特别是在2016年斩获了被誉为“工人院士”的我国高技能人才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技能大奖,是本届唯一一名女性获奖者。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电力系统唯一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郑桂杰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达拉特发电厂落户,这也是当地至今屈指可数的由女性领军的工作室。在做好专业技术管理、现场技术攻关的基础上,郑桂杰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上。她带徒弟的方式很特别,把检修现场作为生动的培训课堂。她在实操训练中常会设置一些常见的、重要的故障点,先观察徒弟们查找故障和试验过程,再进行说明讲解,帮他们分析操作思路的优缺点,从而很好地弥补了大家经验的不足。
因为没有什么架子,徒弟们都亲切地称郑桂杰为“桂桂姐”,但大家深知,只要工作出现一丝纰漏,她丝毫不讲情面。她常说,继电保护工作是走在刀刃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她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徒弟们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一批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在许多专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
时光匆匆,郑桂杰却在职业生涯中一次次闪耀高光。岗位平凡,她用坚守创造不凡;潜心不易,她用匠心成就极致。为事业倾付芳华,她却说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气技术快速更迭,正是在这种蒸蒸日上的大环境中,才有了她个人崭露头角的机遇和释放光热的舞台,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她从一次次挑战中获得成功的幸福感。
2021年,郑桂杰又给自己立下了新目标:弘扬劳模精神,做好“传帮带”,以崇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高质量技能水平,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贡献力量,带领更多年轻人建功立业,站好“哨兵”之岗,点亮万家灯火。